世界基督教协进会关注纽约市无家可归者工作的案例研究
案例研究

世界基督教协进会关注纽约市无家可归者工作的案例研究

背景介绍

纽约妇女城市俱乐部(WCC)是一个非营利、无党派、多议题活动组织,致力于提高所有纽约人的生活质量。世界妇女城市俱乐部致力于制定公共政策,通过教育、问题分析、宣传和公民参与来促进顺应民需的政府。如今,世界基督教协进会的服务已进入第二个世纪,其工作重点是增强妇女的能力,使她们能够更多地参与公民事务。

1988 年,纽约市面临紧急状况;约有 1200 名妇女住在该市的单身妇女庇护所,还有数不清的妇女流落街头。这些妇女特别脆弱,有迫切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而且她们的人数比无家可归男子的人数增长得更快。正如世界基督教协进会在其早期的一份报告中指出的,"结束妇女无家可归现象的时机和机会已经到来"。

纽约市自 1896 年起就开始收容无家可归者。20 世纪 70 年代,无家可归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纽约市建立了一个由临时收容所、军械库、学校和教堂组成的 "helter-skelter "网络,有时还有旅馆组成的应急系统。20 世纪 80 年代初期和中期,在法院的强制要求下,纽约市争先恐后地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无家可归者寻找床位。

1988 年初,世界基督教协进会成员成立了 "无家可归妇女项目",以便更彻底地研究和解决城市收容所中单身妇女的需求。首要任务是确定合适的永久性住房来源,并改善条件和服务。下一步是向公众宣传,游说当选官员,并寻求媒体的关注,以说明采取行动的必要性,从而纠正这种状况。

行动

会议
由纽约市议员 Abe Gerges 担任主席的纽约市议会无家可归问题特别委员会发布的《再次回家,为纽约市无家可归妇女制定的计划》报告成为世界基督教协进会组织由纽约市议会、IBM 公司和世界基督教协进会共同赞助的全市性会议的催化剂和框架。世界基督教协进会成员中的专业人士领导了这一倡议的发展,包括安排与庇护所负责人的首次会议,创建包括公民和妇女组织的主席和执行主任在内的全市邮件列表,以及将会议的影响集中在三个主要领域:永久性经济适用房、妇女庇护所的条件以及因缺乏适当住房而被寄养的母亲与孩子团聚。1988 年 5 月 16 日,为期一天的会议在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设施内举行,共有 70 个组织的 175 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发表了一份总结报告,并分发给所有与会者,其中申明支持提供永久性廉价住房,以立即满足当今无家可归妇女的需要。

会议结束后,世界基督教协进会于同年成立了无家可归妇女联盟。该联盟由 42 个宣传、社会服务、民间和研究组织组成。三年内,该联盟已发展到包括 71 个组织。

1992 年 1 月,世界基督教协进会和无家可归妇女联盟组织了一次题为 "超越小型设施和良好意愿 "的后续会议:改善纽约市妇女收容所系统 "的后续会议。1991 年夏天,我们获得了进入收容所所需的市政许可。在获得许可后,一个由包括妇女理事会成员在内的 14 名联盟成员组成的小组接受了经验丰富的社会工作者的培训,学习如何与收容所中的妇女交谈,以获得最多的信息。世界基督教协进会使用经过测试的调查问卷,对全市的庇护所进行了为期四周的调查,以检查所提供服务的质量,并提出改进建议,这些建议无需大量公共资金即可实施。

丁金斯市长担任主讲人的第二次会议和随附的报告就是这次调查的结果。调查结果使我们确信,如果无家可归的妇女最终要在庇护所外成功地发挥作用,就必须在整个系统内进行重大而彻底的改革。此外,我们还强烈建议市政府将越来越多的收容所和服务 "外包 "给非营利性服务提供商,因为出于种种原因,这些服务提供商能够提供更多的 "实惠"。在这个公共资金匮乏的时代,市政府不得不更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

**目录***
在反思这些妇女所面临的困难时,世界基督教协进会成员对收容所的条件感到震惊。同样明显的是,该市没有适合安置这些妇女的全面的住房资源目录。世界基督教协进会决心填补这一空白,直到市政府承担起这项任务。我们采访了公共和私营机构的官员,以确定必要信息的范围。我们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以设计一份调查问卷,收集有关城市各个设施的数据。世界基督教协进会的志愿者对永久性住房和过渡性住房的工作人员和赞助人进行了电话调查。咨询过的机构包括市长无家可归和自力更生住房办公室、纽约市住房保护和发展部自力更生住房贷款计划、纽约州心理健康办公室纽约地区办事处、哥伦比亚大学社区服务、西区自力更生住房法律项目、青年法律服务动员组织自力更生住房法律项目,以及无家可归妇女联盟的个别成员组织。

罗伯特-斯特林-克拉克基金会(Robert Sterling Clark Foundation)的赠款以及 IBM 公司、纽约房地产委员会(Real Estate Board of New York)和制造商汉诺威信托公司(Manufacturers Hanover Trust Company)的捐款为目录的编制提供了支持。这些资金用于聘请实习生和专业人员以及支付实际出版费用。第一版于 1990 年发行,旨在供安置顾问或住房专家使用。不过,为了满足需求,1992 年又出版了一个扩大版,该版还将分发给医院、监狱和公共图书馆。

报告
1992 年 2 月,纽约市无家可归者委员会的一份报告也建议进行根本性重组,即 "非营利机构应开发和运营必要的设施和计划"。这清楚地表明,世界基督教协进会成功地使市政府采纳了它的建议。为了推动建议的实施,世界基督教协进会进行了一项后续调查,以确定非营利组织实际接管这些职责的可行性。

1993 年 3 月,世界基督教协进会发布了《作为承包商的城市:六家非营利社会服务提供商的观点》,提出了以下建议:由各政府机构按要求编制预审合格的提供商名单,明确解释承包程序,签订多年期合同,对所有凭单实施及时付款制度,提高承包商和合规官员的地位资格并对其进行培训,最后,由市长颁布一项关于外包的政策声明,并成立一个非营利组织咨询委员会。

1994 年夏天,世界基督教协进会和无家可归妇女联盟的成员再次来到这些收容所,采访了收容所的居民和负责人。调查结果令人失望。许多成果已经丧失,无家可归者入住永久性住房的进展缓慢。无家可归不再是一个暂时的社会问题,我们于 1995 年 5 月发布了一份新的报告:不会消失的紧急状况》。报告的结论包括:缺乏明确的任务,住房安置是一个明显的缺陷。尽管避难所总体上是安全的,健康服务也得到了很高的评价,但显然药物滥用服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此外,设施条件很差,家庭团聚被置于次要地位。缓慢的私有化削弱了工作人员的士气。报告最后说,"一定有更好的办法"。

1999 年 5 月,世界基督教协进会再次回到收容所,并发表了一份题为《无家可归的妇女,纽约的长期紧急状况》的报告。在过去的十年中,我们了解到了更多需要注意的问题,也认识到了改进的可能性。我们继续倡导将收容所外包给非营利机构,并由它们提供所需的服务,尤其是在药物滥用、精神疾病和家庭虐待大幅增加的情况下。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痛惜缺乏可负担得起的住房替代方案,并支持额外的租金补贴计划。我们敦促启动与州政府签订的《纽约州纽约 II》协议,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更多资源。此外,当务之急是提供更多的选择,以满足妇女的不同需求,如集体之家和有监督的合租房。

与纽约市的合作
1996 年 8 月,妇女咨询中心与纽约市主计长办公室政策管理办公室联合发布了一份题为《寄养住房补贴计划审查》的报告。我们调查了 65 家为纽约市儿童提供寄养服务的非营利机构。纽约州议会于 1988 年颁布的这项补贴计划一直不为人们所了解,而且利用率严重不足。寄养儿童住房补贴除福利住房补贴外,每月还提供不超过 300 美元的房租现金补助。调查答复表明,缺乏负担得起的住房是如何导致儿童不必要地进入和留在寄养机构的。"......有些孩子在根据所有其他标准都已准备就绪,可以脱离父母的照料时,却还在继续寄养"。

同年晚些时候,为了对报告的调查结果做出回应,世界儿童中心在中心总部组织了一次工作坊式的会议,来自 65 个机构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以便接受市政府官员的培训,了解实施补贴的最有效方法。这次会议的一个重要的意外收获是,与会者就各自使用补贴的经验交流了实用信息。在此之前,他们从未作为一个团体参加过会议。

影响

世界基督教协进会使 "永久性紧急 "庇护所问题得到了必要的关注。世界基督教协进会的合作促成了一系列改革,包括

  • 市政府增加了为单身成年人预留的经济适用房比例
  • 该市结束了频繁更换庇护所主任的做法,这种做法削弱了主任与工作人员和社区建立工作关系的能力。此外,该市还启动了全市范围的主任和工作人员会议。
  • 市政府编制了《无家可归妇女住房资源目录》,以满足对 WCC 目录的大量需求。
  • 寄养家庭住房补贴的实施:扩大了对寄养儿童使用补贴的培训,使更多的寄养儿童得以与父母团聚,同时也为市政府节省 了昂贵的寄养相关费用。
  • 外包:通过世界基督教协进会将注意力集中在外包给非营利机构的积极方面,除两家无家可归的单身妇女庇护所外,市政府将所有庇护所都外包出去,并将这一概念扩展到市政府的其他机构项目中。